以匠心育英才 以初心赴新程 | 健康学院2025级新生党政领导见面会、学分认证说明会暨“三抓三坚持”特色育人路径介绍会
发布人:侯辰 发布时间:2025-10-16 浏览次数:16

2025年9月14日15时,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健康学院于晖华楼小剧场召开2025级新生党政领导见面会、学分认证说明会暨“三抓三坚持”特色育人路径介绍会。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分别是健康学院院长徐晓峰教授、常务副院长刘敏副教授、党总支书记答英娟副教授、副院长孙连荣教授、党总支副书记周建光及新生辅导员孙玺瑞、徐琪。会议围绕专业引领、教学规范与特色育人展开,为2025级新生系统规划大学四年的发展路径,充分彰显学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本次会议由健康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卫卫主持。


健康学院院长徐晓峰教授以自己长期在医学与健康领域的实践与思考,为新生们开启了对大健康事业的深入认识。从临床一线到健康管理,他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它不仅是技术的精进,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对社会的责任、对初心的坚守。徐院长强调,健康学院秉持学校“专通雅”育人理念,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本领,拓宽知识视野、融汇多元学科,培育综合素养与人文关怀;要修身正己,塑造高尚品格与社会担当,深刻理解“为做人而学习”的校训精神,真正成长为有能力、有温度、有担当的大健康人才——这不仅是一名合格“天华人”的应有之义,更是这个时代对我们共同的召唤。

  健康学院副院长孙连荣教授聚焦教学管理,为新生筑牢学业成长的“规范基石”。她以“读好两本手册、用好两个助手、做好两个规划”为核心,详解教学管理细则。“两本手册”即《学生学习目标指导书》与《本科生教学管理规定与实施办法汇编》,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本科4年学制,最长修业年限6年(参军、创业可延长),需达到绩点2.0、通过英语四级与计算机考试等硬性指标;同时严明纪律红线,缺课1/3或缺交作业1/3将禁考,考试作弊处分材料将装入档案伴随终身。“两个助手”为教务处网页与智能化升级的教务管理系统,前者可获取通知与手续表格,后者新增AI助手,方便查询学业信息。最后,她建议新生尽早明确学习总目标,参照“专业行军路线图”规划时间,同时前置职前规划,通过实习与社会实践积累经验。

  党总支副书记刘卫卫则介绍了学院“三抓三坚持”特色育人体系,为新生搭建全方位成长平台。“三抓”聚焦能力提升:抓早晚自习,大一至大二持续开展,通过四六级词汇视频学习、模拟考试等,帮助基础薄弱学生提升英语水平,且通过四级可免修早自习、通过六级免修早晚自习;抓中英文辩论训练,以9人一组开展,从思维导图到辩论赛呈现,贯穿大一至大三,锤炼表达与思辨能力,学院在“天华杯”曾获第一名佳绩;抓经典阅读,4年需完成30篇经典阅读并撰写读后感,计入德育学分。“三坚持”侧重成长保障:坚持两支辅导员队伍育人,正辅导员抓学业、就业与思想动态,副辅导员管宿舍安全、垃圾分类与防诈骗,全程陪伴新生成长;坚持德育学分制,通过参与活动加分、违规减分(如夜不归宿、带早餐进教室等),引导规范行为;坚持党员工作站进宿舍,党员工作站提供学业帮扶(如高数、英语结对辅导)、应急药箱、微波炉等便民服务,让红色力量融入日常。

   此次会议既是新生的入学“导航课”,也是健康学院育人体系的集中展现。从徐晓峰院长的专业引领与理念塑造,到孙连荣副院长的教学规范与学业规划,再到刘卫卫老师的特色育人与成长保障,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专业+规范+特色”的立体化育人格局。相信2025级新生能在这样的培养体系中,深耕专业、锤炼本领、涵养品格,成长为有温度、有能力、有担当的大健康领域人才,以青春之力守护生命健康,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