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学院“启航科研之路”讲座成功举行,徐晓峰教授详解科研“术”与“器”(下)
发布人:侯辰 发布时间:2052-06-02 浏览次数:10

  科研之火,可以燎原。在首场讲座成功点燃全院教师热情的基础上,健康学院“健康‘做’科研——领航系列沙龙”持续向纵深化推进。1014日下午,徐晓峰教授再度开讲,于天华楼258教室将宏观战略落地为具体方案。本次讲座聚焦科研实践的“方法论”与“资源库”,详解助力科研提效增质的“术”与“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份清晰的行动指南。

 

之精要:严谨设计与创新思路并举

  徐晓峰教授首先从的层面,即科研的方法与技巧展开论述。他强调,严谨的设计是论文的骨架,任何研究都需牢牢把握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基本逻辑,并兼顾研究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可行性。

  在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论上,徐教授分享了极具启发性的五大技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倡导借鉴不同领域的方法;移花接木,鼓励灵活融合现有技术;无中生有,激励原始创新思维;拿来主义,强调善于利用已有资源和成果;最终,无论是问题导向从实际需求出发,还是论文导向深入理论探索,核心都是要产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他特别指出,搞科研必须弄清自身的长处与短处,关键在于利用人家的资源去补自己的短板,实现协同共赢。

之利刃:平台资源与合作网络赋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徐晓峰教授重点介绍了学院为教师们精心打造的科研利器——“AI+大健康会客厅平台。他指出,该平台绝非虚设,其核心价值在于为教师们提供了真实的企业需求、明确的应用场景、宝贵的研究数据以及直接的成果转化出口。它集人才培养、学术提升、生态培育三大功能于一体,通过引入企业专家、举办高端学术活动、联动三甲医院及AI+大健康产业生态园,直接将教师的研究与产业一线对接。

此外,徐教授详尽梳理了学院已初步构建的强大合作网络,鼓励教师们勇敢地成为网络中的活跃节点。这包括:

校内协同:与人工智能学院、商学院、云计算平台等进行跨学科合作。

校外联动:对接各类科研院所,提升研究起点。

临床对接:紧密联系周边大三甲医院及嘉定区各级医疗机构,获取临床问题与数据。

产业融合:深入企业,寻找项目灵感与实践场景。

 

  他现场举例,如健康管理专业可基于平台获取的智能手表真实数据,构建健康风险预测模型,生动诠释了如何利用平台与网络将想法落地。

行动倡议:从看到做到

  为推动理念转化为实践,徐晓峰教授向全体教师发出行动倡议:一要,积极关注前沿动态;二要,主动跨领域交流;三要,勇于对接院内同事、校外专家及企业伙伴,在碰撞中催生合作。同时,他也分享了自身重点研究领域,如老年心血管疾病诊断、MS非药物性干预等,为教师们提供了潜在的合作方向参考。

  本场讲座内容由宏观入微观,从理念到实操,干货更为密集,路径愈发清晰。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对如何具体运用科研方法、借助学院平台与广阔的合作网络开展研究有了深刻理解,科研信心与行动力得到双重提升。大家共同期待,在的加持下,健康学院的科研工作必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结出丰硕成果。